泰州船舶及配套特色产业发展情况(2019年第11期 总第92期)
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工业处

  近年来,泰州市不断优化船舶产业布局,促进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走船舶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江苏省船舶工业新型工业化生产基地、国家火炬泰州技术船舶制造产业基地、江苏省船舶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泰州市船舶产业领先全国优势明显,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8 年,泰州市交船完工量113艘891.6万载重吨,增长19.1%(全国下降14%,全省增长6.1%),占全球、全国和全省比重分别达11.12%、25.76%和59.5%,占比重分别较上年度提高了3.77个、8.26个和6.9个百分点。全年新接订单107艘1188.5万载重吨,占全球、全国、全省的比重达14.21%、32.44%和66.07%。手持订单281艘2217.9万载重吨,占全球、全国、全省的比重达10.61%、24.81%和52.79%。交船完工量领先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仅差5.4万载重。新接订单连续两年超过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继续名列首位。在地区排名中,交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单量领先上海,名列全国第一。海洋工程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辅助船、系泊链、海洋用石油钻杆、海洋隔水管接头、海洋疏浚设备。亚星牌R4、R5系泊链是泰州市海工装备拳头产品。亚星牌锚链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新一代节能环保主流船型和两高船型占交船量的63.4%,并交付40万吨矿砂船、1900ETU支线集装箱船、8.35万载重吨化学品组合船和1.75万载重吨化学品船等多个首制船型,其中8.35万载重吨化学品组合船为世界首制船。新时代造船交付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CC32万吨超大型油轮,成为国内第一家建造此类油轮的民营船企,标志企业具备了大型化学品船制造能力;兆胜空调研制的“船用特种防爆双速耐高温轴流通风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三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亚星锚链是泰州市仅有两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之一,是专业化从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的生产企业,是我国船用锚链和海洋平台系泊链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占全国锚链出口的65%, R3、R3S、R4、R5海洋系泊链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0%。其中R6系泊链填补了国际空白。亚星锚链主持制定国际标准ISO 20438《船舶与海洋技术系泊链》,国家标准 GB/T 549-2017《电焊锚链》。振华泵业已成为国内最大、品种最全、最专业的舰船用泵配套企业之一,是海军舰船用泵和电机的研发、生产基地。当前国内市场占有率54%。姜堰船舶舾装件公司主导制订《造船—舷梯》、《造船—海船铝质码头跳板》、ISO799引航员梯三项标准。远望仪器集团推出自主品牌的船舶燃油智能管理系统。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举措

  1﹒补短板,在高技术船型开发设计和建造上聚焦聚力。一是加大主流船型的更新力度。通过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及装备的综合运用,形成绿色、环保、智能、节能的新一代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三大主流船型。二是提升高技术船型交付比例。通过加强与国内船舶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抢抓技术复杂船型需求持续活跃的有利时机。三是蓄力豪华游艇、海工装备、清洁能源船等新领域。

  2﹒强链条,在高附加值配套设备领域精准施策。一是推动优势配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掌握核心设计制造技术,成为系统集成和打包供货企业。二是招引船用高端设备配套企业落户,洽谈国内大院大所到全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鼓励本土船用配套企业加快高技术船用设备关键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三是进一步掌握海工装备关键系统配套技术,包括钻井系统集成技术、动力定位系统集成技术、钻井包以及大型甲板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3﹒提内力,在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上多策并举。一是加快智能转型。继续加强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力争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二是推进精益生产。推动建立基于产品导向型作业分解(PWBS)的精细化工程分解标准体系。三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支持船企进行节能、环保、绿色、安全生产等方面技术改造,建立绿色、安全造船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