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逆势奋进,苏州服务业首破万亿大关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新华日报

去年以来,苏州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扎实做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服务业各行业逐渐复苏。据统计,2020年苏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588.4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可比价同比增长3.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52.5%,比 2019年提升0.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8%,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行业发展亮点频现

新兴行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工业设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苏州市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58家;新增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1家、培育单位2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电商零售带来新的增长点,在“618”“11”12”等大型购物节刺激下,更多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实现消费回补。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7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9个百分点。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2.17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市GDP增速11.2个百分点,领跑全市经济增长。

重点行业平稳发展。2020年,苏州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70.3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GDP比重达8.8%,创历史新高。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持续发力,截至202012月末,入住平台企业13.65万家,累计为3.4万家企业解决融资8368亿元。依托苏州制造业优势,全市物流业总规模平稳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增长5.1%。苏州港货物吞吐量5.54亿吨,增长6.0%;全市快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1亿件,同比增长21.4%,全国排名第9

重点工作扎实开展

在去年7月举办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大会上,总投资870亿元的20个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约,为苏州释放生产性服务业新动能增强了后劲。大会公布了首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名单,山石网科、中衡设计等28家拥有自主品牌影响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入选首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同时大会还发布全市各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综合评价办法,对2019年度综合评价得分靠前的6个地区给予通报表扬。

收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20年,苏州市冷链物流、港口物流枢纽、两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为江苏省唯一入选;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荣获省政府通报表扬。近两年,苏州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已连续第二年被省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入选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地方。两业融合试点创建工作名列前茅,共有14家试点单位(地区、集群)在省两业深度融合阶段性绩效评价获评优秀,数量居全省第一。相城区在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高效推进苏州自贸片区建设。持续推进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累计形成66项制度创新成果案例,14项在全省推广,累计设立了19个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赋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管理事项的决定》赋予江苏自贸区273项省级管理事项中,赋予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124项,为苏州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强的保障,为高质量推动关键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20年,苏州市圆满完成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任务,总结上报12个创新经验案例,其中开展技术进出口不见面备案4个案例作为最佳实践案例,被国务院服务贸易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全国推广。2020年,全市预计完成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15.3亿美元,总额居全省第一,新兴服务占比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大幅增加,贸易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优势企业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

继续深化现代金融创新试点。稳步推进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各项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苏州地方征信平台已接入全市108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累计依托平台,为5.28万家企业解决了2.07万亿元融资需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新的五年里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苏州市服务业将抢抓沪苏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重大国际国内战略机遇叠加期,围绕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内先进发达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放大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体系的整体效应,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全面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