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苏“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相关政策文件:http://fzggw.jiangsu.gov.cn/art/2021/7/26/art_83783_9952778.html
一、发展基础
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服务业占比达到52.5%。
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培育形成107家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38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59家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
综合贡献度显著增强。2020年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2.2%,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
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累计认定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113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与功能性机构258家。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64.7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58%。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南京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徐州列入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新需求能力显著增强,着力强化江苏服务业在主体培育、集聚示范、融合发展、品质提升、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国内标杆引领作用,基本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二)具体目标。
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万亿元左右规模。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贡献份额不断增大。服务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3%,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稳步提升。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前沿技术、高端产品和细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服务对产业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300家。
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300家,其中营业收入达千亿级规模18家。
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范围进一步拓宽,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高附加值服务出口比重持续提升。
三、重点领域
提出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江苏特色“775”服务产业新体系,主攻发展七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型服务产业,壮大发展七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服务产业,突破发展五个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服务产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主攻发展优势型服务业。
主攻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七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型服务产业。
(二)壮大发展成长型服务业。
壮大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庭服务、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七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服务产业。
(三)突破发展先导型服务业。
突破发展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五个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服务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三核、四带、多极”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提升南京、苏州、徐州三大服务业核心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区域服务经济中心特色化发展,推动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四大服务业发展带联动发展,强化国家级载体示范引领。
(二)推进制造服务创新。
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深入实施专业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提升面向制造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三)促进服务消费升级。
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创新培育市场主体。
注重现代服务业企业培大育强,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到2025年,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300家。
(五)加速协同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促进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新功能,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新增长点。到2025年,培育形成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100家。
(六)提升集聚示范效能。
加快推动现有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培育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打造业态高端复合、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到2025年,全省培育形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300家。
(七)强化品牌标准引领。
健全现代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创新服务品牌培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品牌标准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标准体系。到2025年,培育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00个、“江苏精品”品牌100个左右。
(八)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入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服务业开放,在全国率先建成服务业开放强省。
(九)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强化改革和服务意识,持续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加速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最优服务业营商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实施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统筹解决现代服务业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加强任务实施管理,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规划的贯彻执行。
(二)体制创新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在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统计评估考核机制。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三)项目推动
围绕重点领域和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每年确定1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实施,年度新增服务业投资1000亿元左右。
(四)要素保障
优化财政支持方式,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业人才支撑,夯实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代表产业发展前沿或引领产业创新的项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