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3-00338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3-06-29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49号提案的答复 公开日期: 2023-07-18
  • 文       号: 〔2023〕苏发改案字223号 主       题:
  •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49号提案的答复

2023-07-18 来源:阳光发改

民盟江苏省委: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产业化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究,5月25日组织省自然资源厅、水利厅、住建厅、地质局和省地热学会等单位召开了座谈会。我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化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加快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近年来,我省已开展多项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我省印发《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共设置勘查规划区块246个,其中地热勘查规划区块152个,占比61.8%;开采规划区块112个,其中地热开采规划区块61个,占比54.5%。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173个采矿权,其中地热采矿权65个,占比37.6%;共有探矿权62个,其中地热探矿权39个,占比62.9%。建成23家地热绿色矿山,占全部地热矿山的1/3。印发《江苏省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2022-2030年)》,按照统一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等原则开展好地热水管理保护工作。

二是有序开发利用。我省地热资源主要用于理疗保健、洗浴和旅游度假(约占开采总量的90%)、供暖(约占开采总量的2%)、温室种植养殖(约占开采总量的8%)。2021年,我省第一口干热岩钻孔“苏热1井”顺利成井,井底温度为155℃,首次证实了苏北盆地蕴藏丰富的干热岩资源。同时,全省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增20余口井成功出水。在徐州沛县实施地热能资源供暖示范区建设试点,有效改善了苏北农村住房条件;丰县大沙河地区地热资源成功出水,实现生态旅游与农业的结合发展;南通小洋口地区通过地热能供暖、理疗、发展现代农业等方式,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创建绿色发展典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一是明确管理保护要求。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政规〔2023〕3号),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管理。对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实施取水许可审批。二是摸清地下水取水工程情况。2022年,我省率先开展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记造册,以县(市、区)为单元,全面厘清全省地热水取水工程的数量、分布、取水量、工程信息等情况,对各类地热水井、地下水源热泵取水(回灌)井,以及勘探井、监测井开展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地热水取水工程台账和动态更新机制。三是明确管理要求。印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2〕1147号),提出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并就做好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备案登记、运行监测工作有关事项提出要求。四是规范费税征收。2020年,出台《关于地热水、矿泉水水资源费改征资源税有关事项的通知》(苏财综〔2020〕83号),全省地热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降为零,改征资源税。

四是给予财政支持。一是支持实施地热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省财政设立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等,其中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是重要支持方向之一。2019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安排约3.2亿元,积极支持相关地勘单位开展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干热岩型地热等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方面成效明显,先后部署了“江苏省干热岩资源预查”、“江苏省干热岩资源热储层改造试验及资源潜力评价”、“江苏省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示范”等项目,在我省兴化市成功探获碳酸盐热储层,并初步建立了碳酸盐型干热岩人工压裂造储技术体系和人工裂隙网络监测评价方法,为下一步干热岩资源能源化开发利用打下一定基础。二是支持地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省财政不断强化对包括地热行业在内的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每年安排资金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支持举办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支持开展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获证培训、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五是加强学科建设。近年来,我省一直支持相关高校加强地质学、地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与地热资源开发相关学科的建设。目前,全省高校与地热资源开发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共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共21个,覆盖了15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和1个科研院所。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项目立项建设了13个地热资源开发相关学科,省级财政每年累计安排6430万元经费支持。此外,“十四五”省重点学科还立项建设了16个地热资源开发相关学科,多层次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六是培育集聚人才。一是发布《江苏省“十四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苏人社发〔2021〕73号),整体谋划“十四五”期间技能人才人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聚焦地热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质量。二是依托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地热领域人才高级研修项目,扩大培训规模,着力缓解人才培养难的问题。三是实施卓越博士后计划。印发实施《江苏省卓越博士后实施办法》,聚焦地热资源开发战略人才,面向全球遴选资助博士后人选,由财政按2年30万元标准予以资助。四是举办第十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领域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举办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地热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6人参赛。五是举办“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活动。面向全球遴选120名优秀海外博士参加活动,分赴各设区市参与重点单位、平台考察对接,为地热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提供考察对接与交流的载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我省地热资源产业化利用:

一是继续加强资源勘查和规划设计。有序开展对我省重点地区地热资源的赋存条件、热储特征、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总体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工作,查明我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对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加强与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依法办理取水许可。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保护要求,划定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禁止和限制取水范围。

二是持续强化监督管理。扎实推进我省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不断提高地热矿山开发利用水平。认真贯彻《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三是深入推进学科建设。推动相关高校新一轮“双一流”部省共建工作,培育“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一流专业,落实支持资金和相关政策,助力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校地质、矿业等学科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结合国家地热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建立目标导向的学科发展机制,进一步明确地热资源开发相关学科所在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全省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协同省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引进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四是进一步加大地热行业人才集聚力度。继续发挥好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中国江苏人才交流系列活动、“江苏暨全国百所高校院所人才合作联盟”等引才活动和引才平台的作用,打造我省人才引进新品牌。进一步加强地热领域技能人才培训。健全相关职业(工种)技能评价体系,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地热领域技能人才。进一步做优做强人才服务品牌,持续构建全省“苏畅”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让人才在线上线下都能有求必应。

衷心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3年6月29日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