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4-00219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4-06-30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44号提案的答复 主 题:
- 文 号: 〔2024〕苏发改案字201号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44号提案的答复
赵建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建立产业咨询和资源共享体系 倾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创的长三角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区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快发展健康产业,既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重大机遇,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健康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活力逐步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能力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一是以支持政策为牵引,强化多元保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保政策支撑、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和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强化信息化赋能,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二是以重大活动为载体,注重全链融合。去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健康服务业专委会会议在扬州举办,提出把健康理念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今年,第二届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发展大会在苏州举行,提倡将运动纳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与促进疾病预防体系;2024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在无锡举办,发布了《医药医疗产业链绿色能源转型倡议》。三是以特色专科为重点,打造一流品牌。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全面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行动,建设更多国家级临床“名科”群。四是以均衡布局为导向,强化辐射带动。面向苏中苏北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与市、县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资源薄弱地区延伸,推动缩小城乡、区域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提升省内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二)聚焦关键领域,推动长三角健康产业发展。围绕长三角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形成健康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十四五”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规划政策,瞄准未来趋势、发展所需、人民所盼,从技术攻关、产品供给、企业培育、产业布局、平台支撑等多个角度,对健康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谋划,并支持运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重构教育、康养、文旅等行业。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聚焦“医药养食健”大健康产业中的关键领域,鼓励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组织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底层基础性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标志性技术成果。三是强化平台赋能。南京、无锡、苏州、泰州、连云港等地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并向健康服务业深度拓展。同时,全力推进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养服务新高地。四是强化宣传推广。推进医疗健康产品服务创新发展,组织举办第八届“创客中国”暨2023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大健康专题赛,为医疗健康领域中小企业搭建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的平台,全省共有76家重点企业进入项目库,50项产品(服务)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三)聚焦双向融合,积极培育健康文化产业。积极推动健康医疗养生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丰富拓展健康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富有江苏特色的健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印发《关于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建设工作,研究确定泰州市等10家单位为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二是促成合作协议。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中医药健康旅游协作机制》,发挥长三角区域互联、资源融通的独特优势,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合作路径、创新路径、发展路径,并组织三省一市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荐工作。三是明确建设指南。印发《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细化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原则、发展目标与任务、配套设施和服务,指导规范化建设推动我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聚焦全面保障,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发挥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医保服务提标成效明显。一是注重横向衔接。按照《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等要求,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卫生服务便利共享。二是注重全域覆盖。截至2023年底,全省统一、独立运行的医保信息平台已经在全流程、全层级、全功能落地应用,实现从参保登记,到基金征缴、待遇享受、医保结算,以及各类医保业务办理功能全覆盖。平台直连全省4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服务8000多万参保群众、180万参保单位,首次实现了全省医保服务“一张网”。三是注重服务便利。部署实施全省统一的医保移动支付中心和电子处方流转中心,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有35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移动支付。推动医保服务“最多跑一次”。实现基本医保参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完成医保报销、就业登记、退休、新生儿出生等一件事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省各有关部门牢牢把握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和新要求,深入研究,扎实工作,不断促进长三角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坚持从供给侧发力,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高端人才、医院管理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重点任务落实。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协调落实财政经费保障、人才招引平台建设、先进技术装备配置、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等配套政策。加强资源统筹,积极争取国家医学中心落地江苏,提升疑难重症解决能力。加快推进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
二是坚持从技术侧突破,重点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围绕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核心需求,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智能健康辅具等产品集成应用,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场景解决方案,为我省银发经济、大健康产业等新兴经济业态发展提供助力。
三是坚持从平台侧优化,统筹运用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开发全省经办业务查询、医保目录维护、两定机构交流等平台功能,建立医保信息编码实时动态维护机制,全面打造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载体,推动各地所有线上服务接入江苏医保云统一端口,实现所有医保服务事项“省内通办”,高频服务事项长三角区域“跨省通办”,推动“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衷心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