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4-00255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4-06-27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58号提案的答复 主       题:
  • 文       号: 〔2024〕苏发改案字166号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58号提案的答复

2024-07-15 来源:阳光发改



钟小仙、陈金慧、谢婧婧、易中懿、赵涵、唐伯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研发和实践资源,把盐碱地分类改造为高产良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区及周边,为滨海盐碱土类型。经过多年探索,我省在盐碱地开发治理、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促进了我省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盐碱耕地改良等工作的开展。

一、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不断加强

(一)盐碱地调查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在2022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中,我省在南通、连云港、盐城等三个设区市的9个县(市、区)布设盐碱地普查点位317个,对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表层土壤分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合国土三调成果和高分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初步划定了我省沿海区域的盐碱土壤大致分布范围。今年,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全省盐碱地纳入普查内容,增设1656个盐碱地表层点位开展调查,在沿海地区选择一般样点1589个开展1米土体盐分检测,布设一定数量的剖面点位开展剖面土壤调查,进一步摸清全省盐碱地资源底数和开发利用潜力。

(二)耐盐作物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成功选育出30多个具有较好经济前景的耐盐粮经、果蔬、草饲等品种,其中选育的盐籼156、盐稻12号等品种成为国家和省品种审定联合体试验对照品种,宁杂15号、宁杂21号、盐油杂3号、苏棉30、苏棉6039等油菜和棉花品种已大面积推广,藜麦、菊芋等特色耐盐品种选育正在有序推进。

(三)水资源保障更加完备。根据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从2010年起先后制定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三轮三年实施方案及水利建设专项规划。相继完成通榆河北延、川东港拓浚等骨干调水工程,基本形成“三线输水、三区供水”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可增供盐城全境及南通北部供水量5亿立方米。新增川东港滩涂垦区50立方米每秒供水能力,具备了相机向连云港送水50~30立方米每秒的能力。整治了三仓河、方塘河等输水支线,增加向条子泥滩涂围垦区、洋口港区、吕四港区供水。

二、盐碱地分类利用稳步推进

(一)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省积极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将盐城东台市作为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县,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对2.52万亩盐碱耕地开展综合利用工作。省级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在沿海三市设立盐碱耕地改良利用项目,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坚持“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相结合,加强盐碱耕地改良利用技术集成。

(二)推进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深入开展调研,基本摸清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的沿海未利用盐碱地资源底数。编制形成《江苏省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确定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挖掘沿海未利用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原则,有序推进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

三、耕地保护举措更加有力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二)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在“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优质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按规定程序逐步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并实施特殊保护,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更新工作,将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按规定划入储备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储备充足。

(三)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在全国率先并坚持实施“先补后占”,连续24年在省域内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完善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系统,强化补充耕地项目立项、验收、管护全过程监督。

下一步,按照国家部署要求,我省将继续实施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县建设,持续推进省级盐碱耕地改良利用项目,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充分考虑盐碱地改良用水需求,合理确定供水路线和工程规模,强化耕地保护硬举措,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实践探索和技术集成,加快推广成熟的盐碱地改造技术和作物品种,不断提升改造效率。

衷心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6月27日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