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统筹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降本增效 全面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六大任务
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改革举措。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物流大省,物流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悉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江苏通过持续畅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完善大网络,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5.4%降至2024年的12.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提早谋划,高站位落实国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文件,2024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江苏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明确到2027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2%左右,届时这个目标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努力把江苏建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韧性强、服务环境优的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对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我省物流体系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将通过调结构、促改革,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各环节协同衔接,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统筹降低物流成本和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聚焦降低货物综合运输成本
提升物流运输组织效率
江苏是水运大省,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明显,大宗货物“公转水”“公转铁”成效显著,2024年,全省水路、铁路货运量累计13.1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水路货运量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但从货运结构来看,仍有优化调整空间。围绕畅通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全面推进“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1100公里,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里程达到2800公里。围绕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积极推动南京、苏州、连云港等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到2027年,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左右。围绕物流数据开发利用,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协同建立物流专题库,支持省市共建示范应用场景,推动物流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开放。
聚焦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
增强物流枢纽辐射带动力
江苏物流枢纽载体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省共创建8个国家物流枢纽、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8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4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数量居全国前列,有效支撑构建辐射全国、类型丰富的骨干设施网络。提升国家级物流枢纽能级方面,加快推动纳入规划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储备并滚动实施一批支撑性物流项目;研究并推进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物流协同方面,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联动接卸、航空异地货站等合作模式,强化口岸协同监管,降低内陆地区集货和通关成本。提升国际物流通道能力方面,加快推动开辟至重要地区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面向重点国家的全货机航线;积极推动徐州、连云港联合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聚焦降低全链条供应链成本
提升行业综合竞争优势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培育了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但依旧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综合物流企业。培育物流领军企业方面,到2027年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80家;支持省内大型远洋航运企业打造自有海运战略船队。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支持物流行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等高效衔接、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方面,围绕数字物流、绿色物流、即时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力争率先形成一批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聚焦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江苏是科技创新的高地,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均有领先优势,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智能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不断增强,但对物流新兴业态推进力度有待加强。聚焦培育低空物流经济,支持南京、苏州等地开展低空物流创新试点工作,重点在即时配送、医药物资配送、区域联程接驳等领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应用场景。聚焦物流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仓储、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园区、智慧分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全省规划布局10家左右新质物流园区。聚焦物流绿色化发展,支持物流枢纽、园区等绿色化升级和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省规划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园区。聚焦智能装备推广应用,鼓励物流企业集成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巷道堆垛机等智能仓储设备。
聚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全面优化行业营商环境
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围绕公路治理和改革方面,优化城市货运网络规划设计,对不同类型货车城市通行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督。围绕落实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方面,对进出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南通港等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执行通行费五折优惠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围绕持续降低水路通行成本方面,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实行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加强“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服务。围绕推进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持续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监管模式创新与改革;进一步扩大离港确认等海关监管试点范围。
聚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持续强化要素配置保障
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物流领域出台的重大政策、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充分释放改革惠企红利,物流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仓储物流用地保障,重点保障规划明确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省级园区(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重点领域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与国际领先的供应链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强职业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和证书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