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08-04773 分       类: 其他事项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08-10-08 15:22:00
  • 名       称: 关于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公开日期: 2008-10-24
  • 文       号: 苏发改农经发(2008)1208号 主       题: 其他
  •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2008年10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
  • 时       效:

关于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2008-10-24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苏发改农经发〔2008〕1208号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张家港市朝东圩港

河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张家港市发展改革委:

你市《关于上报〈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张发改综〔2008〕5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朝东圩港河道工程位于张家港市太字圩港与一干河之间,呈南北走向,南接东横河,北通长江,全长约12.73km,是张家港市北Ⅱ片区主要引排河道。为了提高北Ⅱ片调扩后防洪排涝标准,引水改善该区域和市区水环境,充分发挥朝东圩港河口枢纽作用,同意建设朝东圩港河道工程。

二、工程任务、标准、规模

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工程任务、标准、规模。

工程主要任务:通过本工程的实施,使调扩后的北Ⅱ片防洪区的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0年一遇,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通过与一干河、二干河、环城河联合调度运用,形成水系循环,利用长江潮差,改善水动力条件,改善区内水环境。

建设标准:防洪按100年一遇,排涝按20年一遇;引水分别按1971年型(枯水年)和2000年型(平水年)设计。

工程规模:拓浚朝东圩港河道11.68km,设计最大排涝流量为17.4~216.0m3/s,设计最大引水流量为105.0~214.0 m3/s;朝东圩港节制闸设计引水流量为105.0 m3/s,东横河节制闸设计排涝流量为142.8 m3/s,南横套节制闸无设计引水或排涝流量要求,设计规模与河道规模相适应;按现状交通、规划以及满足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拆建、改建跨河桥梁13座;按各支河排涝要求拆建、新建、加固圩口闸(涵)62座,移址重建泵站2座。

三、工程设计

(一)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河道工程:以朝东圩港节制闸(桩号11+850)为界,南段河道为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北段河道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水工建筑物。

控制工程及圩口闸:控制工程包括朝东圩港节制闸、东横河节制闸和南横套节制闸,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堤防工程等别、级别同河道工程;圩口闸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水工建筑物。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荷载等级按该桥梁所在道路等级确定,港丰公路大桥及张扬公路大桥接长按公路—Ⅰ级设计,其余桥梁按公路—Ⅱ级设计,梁底高程按等外级航道控制,不低于6.90m(镇江吴淞高程,下同)。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二)河道工程设计。

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沿现有河道向西拓浚的河线走向和平面布置。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河道及堤防断面设计:河底高程-1.00m,河底宽度,桩号1+050~2+280为55m,桩号2+280~5+800为33m,桩号5+800~12+730为32m,采用斜坡式和复合斜坡式断面,边坡1:2.5至堤顶或一级平台,一级平台高程为4.00或4.20m,平台宽2.50m。

河道东侧为公路,西侧修筑堤防,堤顶高程5.50m,参照四级公路标准修建堤顶公路,堤顶宽度为5m。

下阶段需结合选择的施工方案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

(三)节制闸及圩口涵闸工程设计。

1、朝东圩港节制闸。

同意初步设计关于朝东圩港节制闸的工程选址、总体布置、规模、结构型式等设计。

朝东圩港节制闸布置在桩号11+850处,距东横河约900m的朝东圩港河道上,为北Ⅱ片与南部片的分区控制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平底板结构,共3孔,总净宽30m,中孔净宽12.0m,两边孔净宽各9.0m,为升卧式钢闸门,固定卷扬机启闭。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闸室、翼墙、消能、基础、金属结构、电气等设计。

2、东横河节制闸。

原则同意初步设计关于东横河节制闸的工程选址、总体布置、规模、结构型式等设计。

东横河节制闸位于东横河西侧向南转弯处,近、中期主要作用为朝东圩港河道引水时挡水,封闭东横河西侧河道,远期考虑通过东横河节制闸排除张家港南片涝水。采用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平底板结构,共3孔,总净宽30m,中孔净宽12.0m,两边孔净宽各9.0m,为平面直升式钢闸门,液压启闭机。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闸室、翼墙、消能、基础、金属结构、电气等设计。

下阶段需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3、南横套节制闸。

同意初步设计关于南横套节制闸的工程选址及工程规模。原则同意该节制闸的总体布置、结构型式等设计。

南横套节制闸布置在太字圩港东300m南横套河上,是北Ⅰ片和北Ⅱ片分区控制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平底板结构,单孔,净宽12.0m,采用升卧式钢闸门,液压启闭机。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闸室、翼墙、消能、基础、金属结构、电气等设计。

下阶段需对闸上、下游靠泊驳岸和过闸公路布置优化、调整。

4、圩口涵闸工程。

为了满足朝东圩港沿线各支河引、排要求,特别是保证朝东圩港引水改善水环境的效率,同意初步设计在朝东圩港河道沿线支河口建设圩口涵闸工程,共64座:开敞式6m水闸5座,开敞式4m水闸16座,2m×2m涵闸9座,直径1.8m涵闸15座,原涵闸、涵洞维修加固14座,原圩口闸加固维修2座,8寸和10寸电灌站共2座,直径2m涵管1座。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圩口涵闸的工程布置、结构、选址等设计。

(四)跨河桥梁设计。

由于朝东圩港河道拓浚,需拆迁、改建跨河桥梁13座。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桥梁总体布置,设计标准,纵、横断面设计,桥梁选型及基础设计,桥头引接线设计。

拆除重建长江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16+16+20+16+16(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人民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0+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按原桥接长港丰公路桥。桥宽36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13+16×2+16+13(m),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拆除重建明清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16+22+16(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大新中山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13(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新北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南新大桥。桥宽24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周家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长兴桥。桥宽21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13(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新泗港二号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杨港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泗新路桥。桥宽9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2+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拆除重建南横套桥。桥宽6m,采用梁板桥,跨径组合20+20+20(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下阶段需优化纵、横断面设计,处理好桥梁与两岸(特别是东岸)公路交叉处交通安全问题。

四、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施工总体布置、施工导流、施工方法设计和施工工期安排;河道工程施工需根据优化后断面结构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案。下阶段需进一步做好土方平衡,以减少临时用地。

施工总工期为36个月,工程总工期为45个月。

五、工程占地及挖压拆迁

核定工程永久占地1048.8亩,工程临时占地2249.3亩。工程涉及拆迁居民388户,搬迁企业35家。

工程征占地及移民拆迁安置由张家港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实施中要认真做好移民安置方案,落实拆迁安置政策,安置好企业搬迁工作,妥善安排被征拆居民的生产、生活。

六、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关于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

七、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

核定工程设计概算总投资110866万元,其中预备费8428万元(详见附表)。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张家港市政府筹措解决。

接文后,请按本批复要求,抓紧落实各项建设条件,早日开工建设,发挥工程效益。

 

附件:

1.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核定表

2.张家港市朝东圩港河道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核定明细表

 

 

 

 

 

 

 

 

                                                 二○○八年十月八日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