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全力推进服务业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见效
为切实有效帮助各类服务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4月13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服务业相关领域纾困和恢复发展政策意见的通知》,各地各部门对照政策意见内容,迅速贯彻落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力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多维度减税降费
苏州市税务局将政策意见中涉及的减税降费举措融入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并推进实施,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制定操作指引,梳理应享未享纳税人清册,开展点对点提醒辅导等多种方式,积极贯彻落实优惠举措。市财政局、交通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配合税务部门落实相关减免工作。
多方式降低经营成本
苏州市财政局、国资委、机关事务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出台减免承租国有物业租金相关通知文件,建立月报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制定落实民营服务业载体租金减免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引,指导各地加快推进落实。市工商联起草了面向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减免房租的倡议书,鼓励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实施减免缓缴政策措施,已有301家企业获准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市水务、住建和燃气、供电等民生部门单位做好供应保障,对困难非居民用户做到不停供,对缓缴欠缴免收滞纳金。
多渠道加大金融支持
苏州市金融监管局创新推出“疫贷码”,助力企业融资授信,截至5月23日,已有1134家企业得到对接,其中139家企业成功获得融资授信金额5.73亿元;督促国有融资担保公司下调担保费率,1-4月,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国有担保公司通过下调担保费率累计让利2160万元。人行苏州中心支行持续开展“支付降费、让利于民”活动,指导辖内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调整信用记录或还款安排,督促银行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贷款进行延期。苏州银保监分局通过本地媒体和银行机构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延期政策,督促银行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续贷、展期,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对列入国家、省、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给予利率优惠。 3-4月,辖内中资银行共为2.61万笔贷款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涉及贷款本金699.7亿元;共为4.92万户企业下调贷款利率或调整利息偿还方式,涉及贷款本金783.69亿元,因利息调整产生的让利金额达3.58亿元;共为5.1万户客户减免各类费用1.44亿元。
多角度加强稳岗支持
苏州市人社局积极对接税务、财政部门开展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工作,布置全市开展稳岗返还工作,指导受疫情影响企业依法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大力开发防疫临时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82亿元,惠及11.09万户参保单位、109.79万人。1-4月,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22.75亿元,惠及69.03万户参保单位;累计313户企业获批综合计算工时,涉及职工10.78万人。市总工会印发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履行民主程序的工作指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工商联深入餐饮、宾馆酒店、零售、旅游、物流、文体娱乐等行业开展调研,了解行业用工现状。
多层面优化政务服务
苏州市发展改革委通过“信用苏州”网站,实施全国一体化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不见面”办理,并将市级受理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市交通局采取市级牵头、分级负责、市县(区)联动措施,常态化抓好交通行业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市商务局收集各地从业人员信息,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从业人员和核酸检测库的核对工作。市卫健委最大限度提高本地区核酸检测服务供给能力,及时动态公布定点核酸检测点名单及联系方式,为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服务业复工相关工作指引提供技术支持。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下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规范各类收费、罚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