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持续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29

近年来,苏州市紧紧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巩固最佳比较优势”,持续对标先进,努力将苏州打造成为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苏州市被评价为“表现优异”,排名全国第6位,其中知识产权指标全国第2、获得信贷指标全国第4、开办企业、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指标全国第5,一批典型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苏州蝉联全国第三,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10年当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一是重点改革任务细化推进。对标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借鉴上海等先进城市经验,牵头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2》,推出100条改革举措,分解为169项具体任务,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主动融入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深化跨区域创新合作体系,协同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统筹推进全市域营商环境建设,以“一盘棋”思维,共同致力于“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

二是助企纾困举措落地见效。面对疫情冲击,在省内率先出台纾困政策组合拳,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出台“纾困解难46条”“服务业帮扶20条”等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稳预期、稳信心。落细落实各级惠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减税降费精准落地。坚持政企同心,扎实开展企业走访互动。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点对点”协调解决跨区域供应链“堵点”“断点”问题。

三是产业政策扶持不断加码。认真落实2022年“新年第一会”精神,出台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指导意见和专项行动计划,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推动16个重点细分领域加快发展,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出台新兴服务业系列政策,培育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科技服务等细分领域高端服务业态,支撑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出台支持总部企业发展政策,强化总部经济政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科研等相关政策的衔接和叠加,持续加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央企区域总部、优质民企总部、上市公司区域总部招引力度。

四是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全省率先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每年721日定为“苏州企业家日”。深入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数字基座“一网通用”,2059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183个事项实现“两个免于提交”,在全省率先实现营业执照全市通办通取。“苏商通”智能推送惠企政策,实现“营商惠企 一键通达”。优化“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建设,不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苏州市发改委将以“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为追求,充分发挥市营商办统筹协调职能,不断激发服务发展灵敏度,增强市场主体感受度,提高政策护航精准度,形成优质服务加速度,奋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是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举措。贯彻落实各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营商环境2022》,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督导、压茬跟进,确保政策措施直达一线、落地落实。

二是做好国家评价、省评价迎评工作。聚焦国家、省评价指标,推动各地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新一轮迎评各项工作,将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过程。

三是不断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发展韧性。提高“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太湖新城和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水平,积极争取更多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落户。提升产数互融水平,促进产业关键环节的协同效应。系统推进产学研用协作,打造重大科创载体和人才集聚平台。加强产业全流程服务,整合疏通要素堵点。统筹推动各地区握指成拳,内聚外联,协同布局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结构,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四是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全国城市中唯一同时拥有破产、国际商事、知识产权、劳动4个专业法庭的平台优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贸易服务,全力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推动国际投资便利化,让外资始终看好苏州、投资苏州、深耕苏州。

五是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破除隐性门槛,规范涉企收费,优化涉企服务,加强公正监管,规范行政权力,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全力实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奔赴,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