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两业融合 助力“四群八链”高质量发展

2023-07-05 来源:服务业处

十四五以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坚持以推动四群八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龙头企业试点示范为突破,坚持创新驱动、质效优先、开放合作、市场主导,全力推进两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市拥有省两业融合试点企业13家、省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2家。

紧扣市场需求 实现重点突破

近年来,镇江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工信局等部门,紧贴镇江四群八链产业结构特征,加强部门合力,推进设计+制造的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企业对两业融合认知感和认可度。首先紧扣产业优势,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1家。其间涌现两业融合鲜活案例,丹阳眼镜产业突出创意设计,积极推进个性化定制服务和高端化、时尚化产品开发;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工业设计创新补上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产业链短板。下一步,镇江市将加大支持智能电气、医疗器械、眼镜为代表的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参加国家、省工业设计活动;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分离研发机构,成立独立运营的设计机构;推进中船动力、鱼跃医疗、堂皇家居等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其次再挖掘高校资源,加快设计产业化。推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船舶设计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工业设计研究。鼓励江苏大学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工业设计成果孵化中心,在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学生就业、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研发体系。吸引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办工业设计企业(机构)。

聚焦关键环节 加快平台建设

2022年,江苏省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快速形成航空航天新材料生产装备的计量测试服务能力,有效破解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测试需求痛点。为更好提升服务能力,该测试中心加快设备资源集聚,梳理调整现有相关设备32台(套),新购重大设备23台(套);建立标准和技术规范名录信息库,导入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相关标准291项;还与浙江大学、海鹰特材等校企合作,搭建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公共服务线上平台,开展方法研究及测量装备研制,大幅提高检测能力及检测效率和计量测试服务能力。目前该测试中心已建成检定/校准项目4项,11项检测项目具备能力基础,为6家企业解决了机床定位精度、炉温均匀性检测、高压大电流设备溯源等近10个技术难题。如为镇江市某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材料热处理工艺关键设备——大型燃气热处理炉解决有效加热区检测难题;利用激光干涉仪解决某航空部件制造公司五坐标切钻铣床溯源难题,助力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部门引导 注重精准服务

镇江市立足发展实际,强化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有效提升企业两业融合推进成效。注重政策滴灌,增加企业科研投入。围绕四群八链,发挥企业科技攻关引导资金作用,梳理遴选出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多渠道对接高校院所、研发机构,通过对接商谈、撮合谈判、定向组织等方式,寻求重大技术需求解决方案。持续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实施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融合计划,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布局,加快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全年新建省级研发机构15家以上、市级研发机构100家左右,探索建立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机制。发力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提质。以信创先导区建设为契机,聚焦关键技术攻关、载体平台建设、信创人才培养,推动船舶智能制造、智能农机装备和信创深度融合。支持沃得农机、七一六研究所等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共建信创实验室,构建信创生态体系。加快推进旺捷大数据中心、冬云超算中心建设,聚焦新能源、医疗健康、物流运输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