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盔”的价格认定 | |||||||
|
|||||||
近日,南京市溧水区办理了一例盔的价格认定。此类标的较为特殊,为加强交流,特介绍如下: 一、 标的介绍 盔,敬奉神仙为祠山大帝;总重量:约50公斤;产地:苏州冲山村;规格:1.6×1.12m(中大型);主要材质:红杨木;主要工艺:手工雕刻;面板:108个高约(18-22cm)的神态各异的小菩萨(五彩),1个约30×25cm的主脸谱(五彩),长约25厘米的黑胡须(化纤),约3000多片叶片手工雕刻(金色);背板:透雕(主要有四龙、双凤、祥云)和两个菩萨(五彩);制作年代:2019年1月。 盔为一种民间祭祀张渤(祠山)活动中保佑渔民平安的物品。张渤(祠山)是跟禹同年代的治水功臣。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民间百姓脸戴着谱、头顶着盔,举行跳“五猖”、祭祀张渤将军(祠山大帝)的祠山庙会,该庙会2011年进入江苏省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祠山大帝为苏浙皖交界一带(主要为江苏高淳、溧水、溧阳,浙江湖州,安徽广德、郎溪、宣州、当涂湖阳、大陇、博望等地)信奉的道教神仙。此类祭祀是一种流行在石臼湖流域的民间活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盔总体的大小,盔越大所用材料越多价格也就越高。 2、小菩萨的雕刻工艺的不同对价格影响甚远,其中有机器雕刻的工艺品(一个模式)和人工雕琢的(神态各异)产品。 3、108个小菩萨中文武菩萨的占比也决定价格的高低,文菩萨外形简单易雕刻,耗时少;武菩萨外形复杂,刀叉棍戟不一,面部表情丰富,耗时多。 4、叶片的疏密程度、排列多少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 5、雕刻的手法主要有浮雕、阴雕、透雕、圆雕等,雕刻成品的优劣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 6、色彩丰富程度也决定了所用颜料种类多与少,但每桶的颜料不一定都能用完,由于颜料的特殊性,一定时间不用就不能再使用,有剩余也是客观存在的。 三、认定经验介绍 1、特殊物品的成新率的考虑。这种物品不能按使用年限来考虑成新率,但也要按出新程度来考虑一定的费用。 2、制作盔的辅助材料也较多,有铜丝、钢筋、铁板、毛发(化纤)批刀、毛刷、松香水等。 3、查勘验的时候要认真查看物品的雕刻是手工雕刻还是机器雕刻或者直接是工艺品;胡须的材质是化纤还是真毛发。 4、制作盔的工时费有很多,如:钢板支撑的焊接,脸谱(小菩萨等)的出样、雕刻、批灰、打磨、漆裱等工序,胡须的编扎,盔帽的设计、出样、裁剪、上色等工序,盔整体的排列、组合、固定、捆扎等工序。 5、盔的主要制作地域在安徽省广德县和南京市高淳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