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淮安港项目建设助力淮安枢纽经济加速发展

2023-08-07 来源:服务业处

近年来,淮安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斗目标,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持续推动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淮安港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及苏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也是淮安市沿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中淮安港口三期自动化码头项目被列入2023年江苏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淮安港以内河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抓手,积极推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内河航运枢纽和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打造以新港作业区为核心,沿淮河、沿运河为腹地的长三角北翼内河集装箱运输枢纽。2020年新港物流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021年,淮安港被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被认定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淮安港三期扩建提升工程包含全国内河港口规划建设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项目,占地面积1415亩,总投资约25.87亿元,包括自动化码头、铁水联运提升、现代物流服务配套等3个项目,布置16个2000吨级泊位,建成后预计实现年吞吐量770万吨(集装箱45万标箱),年通过能力达到890万吨。目前自动化码头项目港池东侧8个强夯区,已完成6个强夯区的素土回填工作;实验室设备仪器已进场调试;正在开展港池东侧堆场强夯区点夯和降水等工作。淮安港工业园区危化品码头项目作为市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625亩,总投资约9.13亿元,建设25个泊位,建成后预计实现年吞吐量745万吨,年通过能力达到881万吨,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完成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标段标书专家评审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淮安内河航运优势,促进航运产业发展,近日淮安出台新一轮扶持水运集装箱运输发展政策,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对水运集装箱航线、货代企业、铁水联运、港口经营企业等项目开展政策支持。2017年以来,淮安已先后开展两轮水运集装箱政策扶持,累计发放扶持资金2044万元,对助推水运集装箱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淮安港2022年水运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7.3万标箱,同比增长52%,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万标箱,同比增长5.83%,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2.4万标箱,同比增长67.73%,集装箱吞吐量常年位居江苏省内河港口首位。

下一步,淮安港将继续立足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定位,重点突出省干线航道规模化作业区千吨级码头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规模和枢纽能力,强化中转运输功能,加快国家重大战略在淮安深度融合、互相促进、精准落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集装箱吞吐量100万标箱,支撑淮安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服务枢纽经济发展。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