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4-00451 分       类: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4-08-13
  • 名       称: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主       题:
  • 文       号: 苏发改农经发〔2024〕919号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2024-08-31 来源:阳光发改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苏发改农经发〔2024〕919号



省水利厅:

《关于报请审批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函》(苏水建〔2024〕15号)收悉。根据水利部《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水利部淮委《淮河流域重要堤防达标建设推进方案》、《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等文件,结合《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咨询报告》及相关规定,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扬州市廖家沟是淮河入江水道最下段归江河道的最大干流,承泄大部分的淮河入江洪水。廖家沟右堤(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运行多年未系统治理,存在堤身断面不足、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等问题,已成为淮河入江水道下段流域防洪屏障最薄弱环节。为完善区域防洪工程体系,保障扬州市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同意实施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

二、工程任务、规模和建设内容

(一)工程任务。对廖家沟右堤(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实施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消除堤防安全隐患,提升流域防御洪潮能力。

(二)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

1、堤防工程

廖家沟右堤按淮河入江水道分洪12000立方米/秒加固,总长9.33千米,含堤防加固、隐患处理、堤坡护砌、堤顶防汛道路建设。

2、建筑物工程

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9座。其中:拆建十里涵、陈桥闸,设计自排流量分别为2.0立方米/秒、2.5立方米/秒;沙河闸拆建为闸站,设计自排流量30.4立方米/秒、抽排流量6.0立方米/秒;拆建反坎河排涝站、新桥港排涝站,设计抽排流量分别为7.0立方米/秒、8.0立方米/秒;高家河闸站出口段河坡、高罗河闸站出水口修复;解塘涵、前曹涵拆除复堤。

三、工程布置与设计

(一)工程等别和标准。原则同意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等别为Ⅱ等。堤防级别为2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廖家沟右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十里涵、陈桥闸、沙河闸站防洪标准设计5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反坎河排涝站、新桥港排涝站防洪标准设计20年一遇、校核50年一遇。涵闸、泵站排涝设计标准20年一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相应场地基本烈度为Ⅶ度,Ⅲ类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后为0.45s,Ⅳ类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后为0.65s。

(二)堤防工程设计。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堤防工程设计。

1、堤防加固

堤顶(墙顶)高程8.5米,堤顶宽度不小于6米。

严桥涵南至迎春河段(桩号K1+660~6+175):K2+650~2+950、K4+250~6+175段采用土堤加挡墙型式,两侧边坡1:3,其余堤段采用土堤型式,两侧边坡1:2.5~1:3;K5+830~5+930段迎水侧堤前深塘内填筑青坎平台,宽10米、顶高程5.3米,青坎以下边坡1:3;K3+540~3+660、K3+760~3+920段背水侧堤脚后10米内填塘固基。

霍桥集镇段(桩号K6+175~6+495):采用防洪墙型式,墙顶高程8.5米,墙后土堤顶高程7.5米,迎水侧高程5.3米处设2米宽平台,平台以下边坡1:3。

反坎河以南段(桩号K6+495~9+330):采用土堤型式,边坡1:3。K6+970~7+500段背水侧高程6.0米处设置5米宽戗台;K6+930~7+700段迎水侧高程5.3米处设置5米宽青坎平台,K8+912~9+305段迎水侧高程5.3米处设置10米宽青坎平台;K7+120~7+420、K7+980~8+100、K8+340~8+760、K8+815~9+295段背水侧堤脚后10米内填塘固基。

2、隐患处理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抗滑处理总长2.97千米,其中迎水侧长1.23千米、背水侧长1.74千米。

采用截渗墙渗漏隐患处理总长4.38千米,其中采用双轮铣截渗墙长1.5千米,采用多头小直径搅拌桩截渗墙长2.88千米;采用锥探灌浆总长5.08千米。

3、堤坡护砌

迎水侧堤坡护砌5.57千米,自滩面护至高程7.5米或至挡墙墙身,高程5.3米以上采用六边形预制砼块生态护坡,高程5.3米以下采用实心六边形预制砼块护坡。堤顶两侧除已护砌部分外采用草皮防护。

4、堤顶防汛道路

建设沥青路面堤顶防汛道路9.02千米(含上下堤道路衔接段0.58千米),路面净宽4.5米。

(三)建筑物工程设计。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建筑物工程设计。

十里涵、陈桥闸为原址拆除重建,均采用单孔钢筋砼穿堤箱涵结构,净宽1.5米。采用1.5×1.5米铸铁闸门,配套QLW-80kN-SD螺杆式启闭机。

沙河闸原址拆建为沙河闸站,采用堤身式布置,站身布置5孔,中孔为节制闸孔,净宽6米,两侧为泵孔,单孔净宽2.5米。泵孔各设一台700ZLBc-125立式轴流泵,配套电机功率90千瓦,共4台套,后方各设一道挡洪闸,闸孔采用钢闸门潜孔式安装,孔口净尺寸2.5×2.0米,配套QPK-160kN闭式卷扬启闭机;节制闸孔采用钢闸门潜孔式安装,孔口净尺寸6.0×3.0米,配套QPK-2×160kN闭式卷扬启闭机。

反坎河排涝泵站利用现状涵闸穿堤箱涵新建闸站,采用堤后式布置,原排涝站出水涵拆除复堤。站身布置4孔,3孔为泵孔,1孔为闸孔,泵孔净宽3.2米,闸孔净宽3.0米;泵孔各设一台900ZLB-85立式轴流泵,配套电机功率160千瓦,共3台套;出水池采用钢筋砼开敞式,闸孔闸门布置在出水池内,采用3.0×3.0米平面钢闸门,配套QP-100kN闭式卷扬启闭机。

新桥港排涝泵站利用现状涵闸穿堤箱涵新建闸站,采用堤后式布置,原排涝站出水涵拆除复堤。站身布置4孔,3孔为泵孔,1孔为闸孔,泵孔净宽3.4米,闸孔净宽2.5米;泵孔各设一台1000ZLB-4立式轴流泵,配套电机功率185千瓦,共3台套;出水池采用钢筋砼开敞式,闸孔闸门布置在出水池内,采用2.5×2.5米平面钢闸门,配套QP-80kN闭式卷扬启闭机。

高家河闸站出口段河坡修复总长225米。护底采用C25素砼,护坡采用C25预制砼、连锁块护砌两种型式,坡比1:2.5。河道北侧东段长100米采用板桩护岸。

高罗河闸站出水口修复总长38.7米。损毁处拆除回填,采用C25素砼护底、护坡;外河侧设置消力池,后接护底、防冲槽。

解塘涵、前曹涵废弃封堵的穿堤建筑物拆除,并按2级堤防标准恢复该堤段。

四、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安排。施工总工期为14个月(不含工程筹建准备期)。

五、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消防、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及节能等设计。

六、工程永久占地307.07亩,均为国有土地,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临时占地381.74亩,其中农村集体土地177.86亩,国有土地203.88亩。

七、按照2024年6月份价格水平,核定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18696万元(详见附件1)。根据《省财政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省以上财政补助政策〉的通知》(苏财农〔2021〕106号)、《关于调整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省级分担比例的通知》(苏财预〔2024〕5号)等文件,淮河流域骨干行洪河道整治工程,省级以上补助90%,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并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八、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制度,招标核准意见详见附件2。

九、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压实安全生产及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应急管理和劳动保护,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严防安全生产事故。要加强施工环境分析,认真排查项目本身与周边各类管网、设施、设备、建筑等相关相邻部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得在没有采取安全有效防护及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开展项目建设。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就地就近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和增加收入。落实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及时落实建设条件,确保工程及早建成并发挥效益。

下阶段要做好施工图设计,进一步优化堤防抗滑处理设计、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

附件:1.淮河入江水道右堤廖家沟(文昌大桥至羊尾巴段)应急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2.建设项目招标核准意见表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8月13日

(项目代码:2309-320000-04-01-329485)


[附件下载]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