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发布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建华,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沈剑荣,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章春华,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参加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我委沈剑荣主任围绕“工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介绍,目前,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共支持了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住宅老旧电梯、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的4600多个项目。初步测算,今年国债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可以带动各类设备更新超过200万台(套),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年。今年1—8月,江苏省累计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21.9万台(套),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浙江省工业领域完成设备更新9.7万台(套),拉动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9.5%;湖北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2.2%,比全国增速高5.4个百分点。
沈剑荣主任在答记者问时介绍,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3%。针对省情实际、企业所需,江苏在今年3月率先出台了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由省级财政贴息1个点,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点,共2个点。同时,获得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的项目仍可享受省级贴息支持。随后,又围绕城市更新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陆续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全方位、多领域有效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让利,江苏实现项目贷款利率从3.85%左右下降到1.5%左右。聚焦“三年实施5.5万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每年推动6000个以上工业技改项目”等重点任务,江苏编制设备更新需求、优质设备供给、项目融资需求3张清单,组织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覆盖企业超3000家次。在江苏的“免申直达”政策下,贴息资金由财政预拨到银行,与放贷挂钩,企业直接按扣减后利率付息,无需申报垫资。目前,已达成282个项目贷款合同,撬动近750亿元银行贷款支持设备更新。
从成效来看,根据最新统计,全省累计完成更新住宅老旧电梯3000余部,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网2027公里,更新教育科研仪器19.3万台(套),1—8月江苏专用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购置设备投资分别增加119.9%、69.5%、54.3%和36.4%。1—8月,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总量超过全国的10%。
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设备更新中存在的融资难、担保难情况,江苏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推出了“设备担”“专精特新贷”“科创首贷”等政策举措。沈剑荣介绍,为了解决企业融资信用问题,江苏出台了“设备担”政策,为中小微企业购置或更新设备提供贷款担保,单户企业担保额度最高5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省财政按照担保费的80%给予补贴。银行和担保机构自主审核确定支持对象及其设备购置更新改造项目,企业免申即享。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对担保机构先预拨、后结算。省财政对承保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20%的风险补偿。截至9月20日,已有143家企业提交了17.1亿元的“设备担”需求。
针对融资难问题,江苏又出台了“专精特新贷”政策,服务全省1.2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两类支持,单户贷款额度最高3000万元。对于不良贷款,明确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给予最高80%的风险补偿,消除银行后顾之忧。截至9月20日,已投放“专精特新贷”112.6亿元,惠及1542家专精特新企业。同时,还出台了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服务全省6.5万家科技型创新企业。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首次贷款,给予贷款金额年化1%的贴息,单户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截至9月20日,已有684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交首贷需求,总额35.34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占比93%。
沈剑荣表示,当前,江苏正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能效、安全、技术诊断,充实项目储备库并滚动更新;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精准纾困解难,提升惠企实效;发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组合效应,并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政策效应叠加,以设备更新赋能企业升级、产业焕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