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2-00880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2-06-30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99号提案的答复 公开日期: 2022-07-12
  • 文       号: 主       题:
  •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99号提案的答复

2022-07-12 来源:区域处

民盟江苏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动苏北五市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提出以下办理意见:

一、关于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苏北五市协同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省区域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对三大区域分类推进现代化和探索共同富裕创新路径作出安排。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我省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是全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意见,围绕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区际利益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政策调控、区域发展保障等八个方面的机制,明确具体推进举措。充分发挥省和市区域性协调机制作用,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顺畅运行,为推进苏北五市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在区域战略中统筹谋划重点事项。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中,我省着力加快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将苏北五市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推进,有关重要事项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加快实施。同时,结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等规划实施,以及正在编制的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加强与苏北五市规划的有机衔接。

三是深化省内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22〕13号)。将省苏北发展协调小组调整为省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协调小组,建立帮扶资金筹集、项目管理、干部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省有关部门印发6个专项实施方案,结对双方设区市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依托省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协调机制,强化苏北地区跨区域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叠加南北帮扶和苏北协同发展优势,增强苏北发展的新动能。

四是加快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以来,我省系统谋划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苏北地区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对苏北五市协同发展形成有力支撑。高铁建设顺利实现“苏北突破”,盐通、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徐连等铁路建成通车,实现苏北五市高铁全覆盖,宁淮铁路开工建设。航空运输网络不断完善,连云港花果山新机场正式通航,淮安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高速公路网络不断优化,宿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连云港至宿迁、滨海至淮安、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扩建、长深高速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水运发展取得突破,连云港港被纳入全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我省首条30万吨级航道连云港区段建成,徐州港双楼作业区、淮安新港二期、宿迁港中心港区二期等内河港区建成,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淮安先导段整治完成,宿连航道宿迁段开工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建立运行,加强对苏北五市跨区域合作的指导,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实施一批有利于促进苏北五市协同发展的重要事项。进一步提高苏北五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水平,建成宁淮铁路、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沭阳至宿豫段、宿连航道京杭运河至盐河段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徐州、连云港等货运枢纽建设,推进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联动发展。

二、关于用创新思维引导破解苏北五市协同发展难题

“十三五”时期,苏北五市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苏北地区2020年增加值达到23837.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7016.5亿元,年均增长6.4%,高于全省、全国年均增速;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15年的2.27倍,收窄至1.97倍。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255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提升;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重点片区、县区面貌发生显著改善。下一步,我省重点在以下方面支持苏北五市破解协同发展难题。

一是深入推进苏北五市特色发展。根据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聚焦薄弱环节,抓住重点领域,针对苏北五市本底优势积极研究对策举措。加快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连云港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推动淮安生态本底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发挥,加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赋能支持苏北地区实现赶超。我省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积极支持苏北地区相关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鼓励苏北五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自身优势,更好融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度参与全省重点产业链构建,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二是加强南北结对帮扶产业合作。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提出的新要求,推动苏南地区“腾笼换鸟”与苏北地区“筑巢引凤”有机结合,支持苏北地区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参与产业链分工、价值链塑造。通过南北结对帮扶,不断加强政策协同,完善配套措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深度合作。大力支持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各市以南北共建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和省级特色园区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优势互补和价值链合理分工。支持共建园区“一园区一特色”,在重点产业领域强化产业配套,引进和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促进重大项目落户。鼓励其他产业园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全力推进“科创飞地”建设,依托苏南资源优势打造南北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时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决定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更大力度巩固苏北脱贫成果,深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促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实施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深化“五方挂钩”帮促机制。在苏北6个重点片区,推进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类项目。更大力度推进苏北全面乡村振兴,推动苏北地区龙头企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支持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培育打造一批农业现代化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治理。更大力度支持苏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建设,指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淮安市洪泽区和10个县市第四轮省农村改革试验。深化苏北地区3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5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48个示范村创新试点建设,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三、关于用底线思维推动苏北五市协同发展落地见效

我省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规划实施机制,今年将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等一批事关苏北五市协同发展的重要事项列入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压实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推动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综合考核推动发展。继续发挥绩效评估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推进器”作用,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科学修订评价考核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半年评估,做实季度监测,帮助各地对标找差干出成效。

二是以规划落实保障发展。创新“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聚焦重点持续开展分类落实,注重体系构建加强规划清单管理和衔接审核,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加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与规划目标的对接,确保规划体系明确的苏北五市协同发展事项落地落实。

三是以对外开放开拓发展。加大对苏北五市对外开放的支持力度,稳步提升开发区、高新区、共建园区外资利用水平,支持中韩(盐城)产业园、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等重点平台建设。推进苏北五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商务发展资金向苏北倾斜,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四是以区域合作支撑发展。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等跨区域合作机制,省级部门分工负责加强指导,支持苏北五市建立职能部门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对推进一体化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给予鼓励和推广。

感谢贵委对苏北五市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恳请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省区域协调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2年6月30日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