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2-00907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发文日期: 2022-06-16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39号提案的答复 公开日期: 2022-07-12
  • 文       号: 主       题:
  • 主  题  词:
  • 内容概述:
  •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39号提案的答复

2022-07-12 来源:高技术处

陈荣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G328科创走廊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规划建设G328科创走廊,以G328国道为串联,以宁镇扬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江广融合区中央创新区、国家高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为核心,以仪征经开区、扬州高新区、市开发区、广陵经开区、杭集高新区、江都经开区等为支撑,打造“一廊三区多点”联动创新格局,符合产业创新带(科创走廊)的“位于一定区域空间中,以带状基础设施束(如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海、沿江等)为发展主轴,以相关或相同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中区域,区域中心的产业联系和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发展特征。

近年来,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宁镇扬毗邻地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委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南京、扬州等市,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加强统筹协调,推进G328沿线地区科技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和产业发展协作,共同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宁镇扬发展。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有关文件要求,将宁镇扬工作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省域一体化以及南京都市圈建设中推进,强化整体谋篇布局,务实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南京市将宁镇扬一体化、探索建设G328产业创新走廊等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扬州市将G328沿线的江广融合地带作为扬州城市新中心,2013年11月成立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在《扬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沿G32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带。

二是强化创新引领,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以共同创建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指导南京市会同扬州等都市圈城市,进一步修订《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支持宁扬两地聚焦产业发展共性需求,集合优势科研力量,组织跨区域产业技术攻关。2018年以来,支持两地高校、企业共同组织实施了“高产粳稻优质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及新材料创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南京都市圈’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控云平台科技示范”等技术攻关项目。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表彰宁扬两地创新主体合作项目9项,其中2个项目获一等奖。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禀赋,深入推动宁扬深化产学研合作,2021年从南京市10家高校院所选聘26名教授到扬州市企业兼任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在宁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与扬州市共建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扬州市江苏丰尚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建设省绿色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重点实验室;截止目前,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扬州布局建设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0家。积极促进符合G328科创走廊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纽带作用,举办第二届专利(成果)拍卖季(扬州生物健康专场),促进南京科技资源向扬州流动,2021年南京输向扬州的技术合同有488项,成交金额近3亿元。

三是强产业协作,全面提升集聚发展水平。指导南京、扬州两市加强沟通对接,按照各自“十四五”产业发展重点,共同研究编制宁镇扬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国家高新区与省级部门直通车制度,组织实施科技抗疫“百城百园”行动,积极举办重点产业链和供应链对接活动,着力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南京国家高新区、南京国家高新区江宁高新园、南京国家高新区新港高新园分列第3、7、8位,扬州国家高新区居苏中区域高新区第1位。扬州市实施“533”产业科创计划,聚力打造G328产业创新走廊,G328沿线区域有43家企业入选“扬州市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陈荣进委员所提的意见建议,围绕“G328科创走廊”的规划建设,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聚焦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南京市发挥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作用,加快组建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推动协调协商常态化,将G328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作为都市圈建设重点工作。推动南京、扬州两市共同研究将G328产业创新走廊相关任务落实落细,共同推进G328科创走廊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及政策落地等工作。省级层面在编制《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带和科创走廊;支持地方开展跨界城镇组团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推动毗邻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进一步聚力融合发展推动协同创新。以深化宁扬科技创新合作为重点,加强区域内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加强科技联合攻关,鼓励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申报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并择优立项支持,加快突破产业共性技术瓶颈;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地方联合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着力为建设G328科创走廊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三是进一步围绕双链融合推动特色产业集聚。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进人才链、强化政策链,结合G328科创走廊基础条件和产业技术变革趋势,支持南京市发挥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周边“溢出”;支持扬州市选择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重点加强与南京市的对接,实现特色化发展;鼓励两地加强合作,在G328沿线努力营造完备的产业生态体系,着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催生若干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龙头企业。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2年6月16日

分享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