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014001303/2021-00276 分 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1-06-28
-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63号提案的答复 公开日期: 2021-07-02
- 文 号: 主 题:
- 主 题 词: 发展 宁镇扬 农业 建设 创新
- 内容概述:
- 时 效: undefined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63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宁镇扬三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强优势互补,推动区域联动,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是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和关键支撑。近年来,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宁镇扬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积极建设完善以多层次轨道交通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今年开工建设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加快推进扬镇宁马铁路、镇宣铁路镇江至溧阳段、宁宣铁路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S5(宁仪扬城际轨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深化S10(宁仪城际轨道工程)前期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长三角加快发展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的机遇,结合编制《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契机,进一步系统谋划宁镇扬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南京都市圈轨道线网,打造“品质一流、直联快通、高效集约、绿色安全”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强化对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共保共管区域生态空间。一是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开展环保合作。推动三市共同签署了《南京都市圈环境安全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南京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宁镇两市签署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合作及跨界水环境区域补偿协议》,实现了跨市联动工作机制全覆盖,共同做好水、陆跨界环境安全预警与应对工作。协同开展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合力打造长江生态保护带,共建网络化生态廊道和绿道体系,完善交通通道沿线防护林和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二是加强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宁镇扬三市积极拓展农业生态、文化、景观功能,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联动举办了“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推介活动,打造了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和创意主题农园。三是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联合发行了宁镇扬旅游一卡通,开展联合推介促销,并开通了旅游直通车。以举办“省园会、世园会”为契机,加快建设仪征新集医养游、月塘康养和铜山体育健康等特色小镇,努力打造仪征-六合353省道沿线健康养老生态旅游休闲带。下一步,我们将以推动污染联防联治、共抓长江大保护为重点,进一步指导宁镇扬三市开展环保合作,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三地全域旅游建设为重点,坚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打造一流区域旅游目的地。探索合作开发体育休闲项目,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共同策划和推广三市体育旅游线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推进宁镇扬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打造连片成带、集群成圈、沿线成廊的区域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带。
三、合力共建产业创新走廊。一是加快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编制了G312产业创新走廊总体发展规划和示范区空间规划,加快提升宁镇扬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强化G312产业创新走廊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合作交流,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船舶和海工装备等宁镇扬优势产业,共同实施一批研发项目,共建一批创新载体。借鉴G60科创走廊经验,引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南京创新核心城市功能,支持宁镇扬地区创新型领军企业组建智能交通、航空材料和部件、半导体照明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着力开展农业领域创新合作。依托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平台,放大农业高新区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开展农业创新合作。推动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农业高新区建设“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基础设施;支持农业高新区联合江南大学等单位和企业建设健康食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积极推进江苏大学智能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农业高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硅谷。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动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协同组织和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共建,推动长三角创新资源向宁镇扬集聚,加快构建区域联动创新格局。研究制定支持白马农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关意见措施,加强农业科技资源集聚,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建设效能。
四、积极打造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以整合空间资源、促进互惠共赢为原则,积极推进江宁-句容,六合-仪征等毗邻地区建设,促进跨界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融合发展。推动三市先后编制了《南京镇江相邻地区发展规划》、《仙林—宝华地区发展协调规划》、《湖熟—郭庄地区发展协调规划》、《龙潭—下蜀地区发展协调规划》、《汤山—句容地区发展协调规划》、《六合—仪征地区发展协调规划》等多个跨界地区规划,明确宁镇扬一体化先行区融合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仙林-宝华等部分基础较好的跨界地区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对接合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毗邻地区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跨界地区的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鼓励跨界地区根据发展基础与条件,拓宽思路、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在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一体化实践,进一步做优品牌、做成特色,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五、着力强化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近年来,我省推动建立了省市联动的一体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省级层面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各专项工作组密切合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宁镇扬一体化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市级层面,形成了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决策层、市长联席会议协调层、专业委员会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和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共商互联互通互融的有效路径,共谋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坚持每年梳理一批合作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通过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签署了打通城际“断头路”、宁镇扬城市群住房联动发展、宁扬宁马城际铁路合作框架协议等一批重点事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方面发挥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功能,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地落实。宁镇扬三市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省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形成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合力。
感谢贵委对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1年6月28日